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上海举行,泰国获邀担任今年的主宾国。
全世界全人类共享同一片浩瀚星空
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是“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寓意全世界全人类共享同一片浩瀚星空,体现中国航天一直主张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维护外层空间安全、造福全人类的宗旨,推动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刘云峰介绍,该主题还意指中国航天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未来更加遥远的深空任务,探索浩瀚宇宙,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不断推进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同时,号召航天人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倡导广大公众关注和支持航天事业,特别是鼓励青少年热爱科技、勇于探索、追逐梦想,厚植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社会基础。
每年航天日,国家航天局都面向全国公众开展主题海报征集活动。今年,共收到非AI海报作品509幅、AI静态海报作品357幅、AI动态海报835幅,首次开辟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动态海报创作赛道。
经过评审,来自安徽省安庆市的方喜节设计师设计的作品被选定为2025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该作品以青绿色系与水墨背景探索东方美学,青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明月旁边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丰硕成果,圆月与发射升空的长征火箭组成数字10,象征着今年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上海动能”
今年航天日主场活动主要包括启动仪式、航天科普系列展览、航天文化艺术论坛等,同期还将举办航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普进校园、技术交流等活动。
据悉,“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将于4月24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届时将发布主题宣传片,公布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2024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创新团队奖等奖项,发布航天领域重大信息等。
4月24日至5月5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的航天科普展览也是亮点纷呈,将通过模型、实物等展示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商业航天以及上海航天产业成就。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样品也将同框展出。
中国航天大会将于4月23日至25日举办,分为主论坛及二十余场学术论坛、会议。此外,航天日期间还将举办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等多场技术交流活动。届时,将有来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航天企业的领导和院士专家,以及来自4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外宾参加。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表示,上海既是国际会展之都,又拥有基础雄厚的航天产业,综合优势明显。此次将充分发挥浦东新区、上海交通大学在办会办展、科普学术方面的优势,把“航天日”系列活动办成极具“国潮风、科技范、世界波、绿色安全、精彩难忘”的航天盛会,并以此为契机,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上海动能”。
中国逐梦苍穹的旅程永不停歇
过去一年,中国航天在浩瀚宇宙中的探索征程稳步推进。2024年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创历史新高;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载人航天任务刷新纪录,天舟七号、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投入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着力推动空间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面向全球公布,为国际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地球物理空间数据资源;中法天文卫星成功捕捉到多个伽马射线暴,将在空间天文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逐梦苍穹的旅程永不停歇。刘云峰表示,2025年,中国航天任务更为繁重,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国与欧洲合作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称“微笑卫星”)将揭示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变化规律;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将择机发射,服务地震预测研究。
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将与今年航天日主宾国泰国深化航天合作,合作领域包括嫦娥七号、八号搭载合作、遥感数据应用合作及卫星联合研制等。此外,航天日期间将发布中法联合研制的中法天文星(SVOM)首批科学成果,为全球天文学家研究宇宙极端现象提供关键数据。嫦娥八号任务也将公布国际载荷合作清单,来自欧空局、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5个项目入选,涵盖月面机器人、月球车等前沿领域。同时,还将发布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国际借用遴选结果,进一步促进全球月球科学研究。
国家航天局表示,未来,中国航天将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及欧洲伙伴的合作。聚焦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继续推动“金砖遥感卫星星座”建设,促进灾害应急数据共享。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卫星服务,助力沿线国家航天能力建设,推动农业、防灾、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使航天技术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内视频、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