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徐英俊
中心从十几个团队到现在45个团队,按照人来算我们有700多号人,手心手背都是肉,老百姓的需求是我们工作的目标,现在需求越来越多,比如增设了管乐队,乐器的团队也进入到中心里面来。
那么
为什么决定要移除历史最久
人气也很高的乒乓房呢?
这位负责人答道,“将会有更大的需求和利用率,因为现在只有两张桌子,只能4个人打。不是说我们取消掉,他们没有活动场所了,而是我们会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给他们。”
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协调,在距离中心300米外的“商业一村”小区内,增设一个乒乓球室,并带着坊记和几名球友到现场去查看。
广中街道尚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艳
居委会搬到区老龄会这边,前面也跟街道商量一下,我们可以把这里都腾出来,整个场地打乒乓,包括我们的地坪全部做一个更新。
但是球友们又担心,抛开空间何时改建、条件是否达标暂且不论,该房间就在居民区内,没有厕所、紧靠居民楼,这里真的能接纳来自整个街道的乒乓爱好者吗?
“我们四五十个人来自广中路街道22个居委会,我们跑到人家居委会,我们怎么好进得去打,人家说你又不是我们居委会的,不能叫我们到某个居委去打乒乓啊,为什么要把我们乒乓房移出去,我就是这里想不通。”
小坊碎碎念
在现场,坊记注意到,装修中的文化活动中心,虽然负责人一边声称空间不足,一边却设置了"豪气"的大厅咨询台,这可能也是一些居民误以为要改建"咖啡吧"的原因。
随着市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街道公共活动空间越发宝贵
怎样布局、调整
才最得民心,值得深思
社区管理的吐故纳新是复杂的
既要用数字说话,也要顾念情感
↓↓↓
活动中心更新,连一纸公示都没有就移除“老字号”乒乓房,草草安排一个尚未装修的“平替”空间,整件事最令人扎心的正是这份冷漠。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所有房间里,乒乓室的活动或许算不上“正规”和“高雅”,或许不能同时容纳很多人,或许不是很安静,或许需要较高的管理成本。但它是一个真正向所有居民开放的空间,是实惠的幸福所在。二十年来人气不减,早已证明了它存在的价值。
如果不再有这样一个大家想来、爱来的乒乓室,这种遗憾,正如85岁的励老伯所说,那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失去了!”
坊友们,你所在的社区
有你爱去的公共空间吗?
你遇到过跟励老伯他们
类似的情况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